首页>抗击肺炎>文章内容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如何安心地生活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0日 阅读次数: 847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近期内新冠肺炎疫情都是比较明显的威胁。无论身处何方,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被疫情影响,也许是不得已提前考试,也许是影响到通勤,也许是事关是否回老家过年的决定,也许是业务受到影响。

谈到压力,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新冠这样的“负性”事件或者生活情境,事实上“正性”事件也会诱发压力——人们都把结婚叫做办喜事,但是操办喜事的过程本身也会劳心劳力,处处沟通,不得不改变一些计划,难免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只是和正性事件相比而言,新冠肺炎这样的负性事件所能够诱发的压力更能够让人注意到。

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我们需要知道,我们都是一边面对压力一边成长,而我们往往也比想象中更能够承压。

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冠病毒一直占据各种新闻的头条。在各大媒体的宣传和各级政府的推进下,大部分人已经对这个病毒的传染途径、严重程度和应对方式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知。然而,当自己所在的地区出现新冠相关疫情的时候,人们还是难免会有恐惧。恐惧本身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当人们对新冠有适度恐惧而不是盲目自信的时候,对于新冠的防控可能更有利。

尽力减少患病的概率

真正对生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的,其实是过度的恐惧,甚至于对出门上班,去超市买菜,收发快递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其实传染病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只是我们很少去关注。据《中国热带医学》的上的一篇回顾性文章显示,2014-2018年期间仅发生在广州市学校里的传染病突发公共事件就为198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半。算下来,平均每年将近四十起。大家耳熟能详的传染病是艾滋病。然而,传染病都有特定的传染途径,对遵从某些行为规范的人而言,被传染的概率并不大。因此,面对新冠病毒,要意识到虽然其传染性强,但是在人群中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过去的一年中积累的经验表明“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确实有帮助,是应对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适合指导生活的重要准则,其实是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而不是绝对发生或者绝对不发生。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一个方案的有效性,当该方案和备选方案的效果百分之九十五水平上有差异的时候,科研工作者就说该方案是有效的。事实上,哪怕在科研这样严谨的程序中,科研工作者也不会去追求概率为零的情况。

那么,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把这种科研的思路合理推广到生活中——如果我们戴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执行当地的防疫规定,那么我们就可以安心地生活。

尽量少一些“自信”

与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度恐惧而形成心理负担相对的另一极,是盲目自信。常见的情形是觉得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很危险,但是与我却没什么关系。相关的例子在国内外都并不鲜见。国内疫情出现初期有不少瞒报的案例。可能一起瞒报,就会导致一个小区或者一个村子被隔离,还可能导致传染扩散不利于后期防控。这些人,往往并非自私地故意将整个社区置于风险之中。他们的问题和心理学上的“乐观偏差”有关,即认为坏结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可能性小,而好结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可能性大。

乐观偏差很常见。相关研究发现哪怕是因车祸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一般水平”;多数未婚青年都认为离婚这件事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活获得比同龄人的预期寿命更长。由此可见,在评价自己时我们并不客观,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好、更幸运。带着玫瑰色的眼睛看自己,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换个角度看,其实这种不客观也有其适应性。设想,对一个认为自己开车技术“很一般”的司机来讲,开车必然是一件很紧张的事。这种紧张带来的不适,大多数新手司机都懂。更别说一个没谈恋爱就认为自己离婚的可能性还不小的青年估计很难对生活有愉快的期待。

在这种盲目乐观的影响下,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一般人凶险,但是对自己会“网开一面”。这种盲目自信会加大染病的风险。

从2020年的情况来判断,新冠不大可能很短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新冠的威胁。如果可以,尽量放下过度的恐惧,保持适度的警惕,减少盲目自信,遵从防疫规范,降低新冠带来的心理负担。

作者:王 葵 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科普中国

移动
科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