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工作者之家>文章内容

“保种” 路上不停歇 ———记2021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茂森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07日 阅读次数: 2163

王茂森,2021年度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现任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书记,研究员。从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长达36年,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畜牧行业技术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农业推广贡献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7项;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



  “坝上长尾鸡的守护神
  ”优良的畜禽品种是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护优良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坝上长尾鸡是祖辈们历经300多年世代选育而成,是草原农牧文化的一部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坝上长尾鸡逐年减少,处于濒危状态。”2013年,作为河北省蛋鸡创新团队品种资源保护与筛选团队成员,王茂森全程参与坝上长尾鸡自然分布情况调研,足迹遍布张承二十多个县区。
  保种的路上,充满了荆棘,更洒满了心血与汗水。


  为了寻到好的种源, 他们走村入户,见到优质的长尾鸡便“按鸡索蛋”。有时候见到中意的,一枚蛋给到一斤蛋的价格。即使高价,王茂森也像占了大便宜似的开心。育雏时,36摄氏度的温室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浑身冒汗、腰酸背痛,但看到鸡仔破壳,他眼里就满是柔光。
  “那时经费紧缺,资金的压力常常让团队陷入困顿。”王茂森的学生逯春香回忆,老师和师母经常从微薄积蓄中挤出些费用投入保种工作以解燃眉之急。
  尽管各种压力很大,但王茂森却执着如往。
  因长期超负荷工作,2016年5月开始,王茂森身体出现严重状况,两次在北京住院治疗,特别是2016年年底突发主动脉瘤。手术后,王茂森曾两次举债,建成鸡舍4500多平方米,并购置国内外先进的饲养殖设施设备, 使得60多个家系、近万只长尾鸡原种鸡落户崇礼。
  2019年1月9日,由王茂森牵头创建的长尾鸡保种基地通过省级验收,成为了国内唯一的坝上长尾鸡原种场。王茂森及其团队被誉为“坝上长尾鸡的守护神”。

  “保种”路上的“拼命三郎”
  “我从王老师身上看到了一名畜牧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以搞好民族种业为己任,与大自然抗争,和时间赛跑,行程数万里,用双脚踏出一条地方畜禽资源资源保护之路,我们定会继续做好传承和发扬工作。”王茂森的学生关琛如是说。
  近三年来,为了阳原驴的保种,王茂森更是四处奔波,像培育自己孩子一样来倾心于这个产业的起步和发展。有段时间,他经常是上午赴阳原基地取驴饲养繁殖的相关数据,下午回到市推广站进行资料整理,有时为了赴石家庄申报项目,12个小时打个来回,年轻人都有些吃不消,而王茂森每次稍作休息,次日又出现在工作岗位。2020年,为了第六届中国驴业产业大会和张家口特色牧业(阳原驴)发展研讨会,王茂森多次跑省会等地,邀请业内专家,讨教真经。因为拼,大家都敬称王茂森“拼命三郎”。
  “只有热爱让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专注且不懈。”这是王茂森的工作写照,也是他身上体现出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河北北方学院教授李凤学说起王茂森,竖起大拇指。
  “有一次,他崴了脚,捉着拐杖也非要到驴产业基地亲自开展相关指标测定,确保一手的数据准确、有效。”妻子张郁莲说,老王认真起来就是这么执拗。而王茂森深深懂得,保种工作不能等,不能靠,相对未来,今天的每件科研小事都是大事,积极推进,不能懈怠。

  努力培养保种“后继人”
  “成绩只属于过去,只要扎实在基层,做好保种等工作,才对得起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在近日召开的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中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茂森如此表示。
  随着事业发展,王茂森团队从各个品种的资源调查、收集、小规模联户饲养、建设保种场、划定设立保护区一步步做起,八年多时间里,相继建成坝上长尾鸡、阳原驴、塞北兔三个核心保种场,创建了阳原驴、坝上长尾鸡两个省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区。期间,王茂森利用科技特派员、百名专家服务基层、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平台,汇聚大量科技资源,推动最前沿成果在我市孵化落地。


  看书、学习,是支撑他一路走来的“营养液”。每天空闲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保种的学术论著,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每天无论忙到多晚,休息前,王茂森都要坚持看书半小时,写下读书笔记。“只要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技术和研究思路,为新发展找到理论依据和新点子。他说,也只有自己肚里有了真经,才能为学生们解惑。
  “我们坝上长尾鸡项目目前已经培养出一个博士,二十几个硕士,我很欣慰。”说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王茂森对于过去的成绩亲轻描淡写,但对于培养出的学生却是看得很重,他表示,有了这些后来者,我们国家的保种事业就后继有人,就有了更多的希望。

移动
科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