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参加工作的康爱国至今已连续在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和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上坚守了34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经受过肆虐的风沙、炙热的骄阳、刺骨的寒风,更历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但他从未放弃心爱的植保事业,无怨无悔坚守在植保岗位上,为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多次褒奖以及农民群众的好评。
5月11日早晨6点30分,康保县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康爱国骑着一辆稍显破旧的摩托车,踏上了那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路。路的终点是县病虫鼠观测场,每天他都要到这里收集病虫监测数据,通过分拣诱蛾器,把黑光灯、性诱剂诱到的成虫进行种类和雄雌分类统计,观察卵巢发育进度等,由于每种成虫都要经过三次分拣,所以完成这项工作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接下来他还要到田间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鼠害开展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惊蛾、扫网、查卵、查幼虫、查蛹,查发生面积,查虫态发育进度,一个环节也不能少,而这一系列细致繁琐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34年。
农户们的贴心“科技指导员” “我既是一名专业的植保技术人员,又是一名农业技术指导员,不分份内份外尽心干事,务求成事。”这是康爱国对自己作出的评价。 多年来,康爱国针对康保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的县情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引进完成试验、示范项目113项。2000年以前,坝上地区胡萝卜田除草全靠人工,苗小草多,一天下来仅能锄三四分地,不仅费工,劳动强度还特别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多次试验筛选出高效胡萝卜田除草剂,与人工除草相比,亩除草成本由85元下降到15元,功效提高5-6倍。此外,他还深入到全县15个乡镇160余个村,800余块麦田进行莜麦坚黑穗病害发生情况普查,只调查样点就多达4000个,准确掌握了病害发生动态,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那时的康爱国,在县植保领域早已小有名气,一些种植公司和合作社瞅准了这块“金子”,想用高薪将他挖走,但都被一一婉拒。在他的理念中,到田间地头无偿指导早已成为应尽的本分。 康爱国的家离观测场只有一公里的路,而每天都会有不少种植户在路边等着他,咨询种植问题,表达不清楚的,他就随农户们亲自去趟大棚,往往这一公里的路就得走两三个小时。在康保种菜的浙江商人老苏,早春育苗时浇水过勤,出现水渍现象,幼苗子叶枯死,真叶发黄,当场就把老苏急哭了,他赶到现场,查明原因后马上补救,挽回了不少损失。张纪镇边家营村一户菜农,由于在大白菜种植中误用除草剂面临绝收,通过镇政府找到他,他二话没说,骑摩托车急赶25公里路,由于治疗及时,农户秋天收入4万余元。 现在康爱国的手机里还存有许多农户和合作社的微信和电话,生产上出现问题能通过网上解决的就及时解决,不能确定的就到实地了解情况。“老康到田间查看虫害病情,一天一天盯着“虫子”一动不动,就像一尊 ‘雕塑’,他不止是贴心的‘农业科技指导员’,更是帮助增产增收的‘活财神’!”在康保县农业局局长刘栋军眼中,康爱国对待农户永远是一丝不苟的。 病虫害的“侦察兵”和“前哨” “你看,这个瓶里放的是草地螟幼虫,它最爱吃灰灰菜,庄稼就是被它毁的,这个瓶里是成虫,成虫不吃植物,吃蜜水。”在观测场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试验管、试验袋,病虫从卵、幼虫、蛹到成虫,康爱国都一一保存完好,为随时实验做好准备。 “所有的重大病虫鼠系统监控中,草地螟监测和预警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国的六大病虫害之一。”康爱国说,为了掌握草地螟的发生规律,从土地解冻开始至封冻前,他每天都需要到田间系统调查,观察夜间不同时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成虫活动情况,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夜。在搞好系统监测的同时,他还对全县进行大面积普查,查清全县草地螟发生情况,做到全县哪个村发生了虫情,发生面积多少,危害轻重,了如指掌。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大量草地螟成虫迁入北京,为准确掌握北京外围草地螟发生动态,康爱国和同事们24小时对草地螟进行系统监控,并且每日将监测数据报告省和国家应急指挥部,确保奥运会圆满召开。 “目前康保县草地螟系统监测资料长达35年以上,在国内是年代最长、最完整的,缘于此,我们植保站被国家测报处称为草地螟系统监测的‘侦察兵’和‘前哨’。”作为草地螟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康爱国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科研的推广项目,获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更采用马尔科夫链理论率在国内率先完成了草地螟数学预测模型,解决了困扰我国草地螟长期或超长期预报的瓶颈问题,连续8年长期预报准确率100%。 2015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康保草地螟野外实验站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成立的唯一一个县级草地螟研究实验站。“接下来,我们还将对粘虫的综合防治展开课题研究,掌握田间病虫消长情况,科学指导田间防治。” 田野里的坚韧“守望者” 常年累月到野外调查病虫鼠害,最需要毅力和吃苦,且康保县田间调查地形复杂,乡村和田间道路多沟堑,行走十分不便。所以自打1998年县植保站争取支持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后,摩托车就成了康爱国每天离不开的“老伙计”,一天下来行程至少要100公里,多时200公里。 由于使用频繁,骑摩托发生意外也是常有的事。2012年,康爱国下乡归来的途中发生车祸,头部受伤,动脉血管血喷不止。从出事到进手术室两个小时中,他上衣袖浸满了献血,血滴流到地上,闻讯赶来的同事是顺着血迹从一楼找到三楼手术室。当他上手术台时,衣服和手臂早已粘连,医生只能用手术剪将袖子剪下,由于血流不止,手术在来不及麻醉的情况下缝合十一针。 常年的超负荷野外工作,康爱国除了遍体鳞伤外,还患上了病发日光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每遇天阴下雨,腿部和肩部关节疼痛难忍。“因为经常接触农药,现在我闻不出黑光灯中熏杀用的敌敌畏气味。”他笑着用几句话带过了这些对于常人而言难以接受的现实。 但病痛并没有将康爱国打垮,相反磨砺了他做植保工作的顽强毅志。三十多年来,靠着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他荣获多项省(部)科技奖励,先后在国家级公开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今年年初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 面对荣誉,康爱国看得很淡。“我选择,苦乐独得。”今年52岁的他仍坚持在植保第一线,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作为一名一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我会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当中,直到干不动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