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工作者之家>文章内容

苏浴源:农民的贴心人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11日 阅读次数: 1522

  苏浴源,男,中共党员,1964年3月出生,研究员,现任张家口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特聘硕士生导师、河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省蔬菜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作物品种登记评审专家。2019年科技部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2020年荣获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任研究员以来曾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一等奖1项,农业部全国农牧丰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省市嘉奖,参与著述1部,发表有价值论文20篇,制定地方标准14项。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与科技培训工作,每年开展技术培训50多场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研究创新了多个蔬菜保护地优质高效种植模式,在张家口市10多个县区大面积推广,助农增收20多亿元,深受农民欢迎。

 

  致力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科技推广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多项,现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项目8项。现主持农业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试验站2项,农业农村部项目1项、省人事厅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省蔬菜产业体系岗位1项、市级各级项目2项。

 

  从事甘蓝、番茄、黄瓜新品种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开展甘蓝不育系选育、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有甘蓝胞质互作不育系9套,自交不亲和系资源580多个,自交不亲和系资源80多个,高代资源1200多个,居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甘蓝小孢子等分子育种研究体系,甘蓝小孢子育种居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三家具有该项研究利用技术单位之一,目前创新甘蓝不育系“TM105-7”、保持系“8513-1-2”等资源9套,选育出“张甘40”不育系、“张甘60”自交不亲和系,培育出甘蓝新品种“张甘40”(F1),生育期60天,早熟,品质优、高抗黑腐病,抗黑斑病和耐霜霉病,病情指数为7.46,适合春播地区高密度种植,密度可到达5000-6500株/亩,平均产量6407.76公斤/亩,具有无蜡质、耐抽薹、抗低温、主脉绿、叶球外包绿叶6-8层等多项创新品质。新品种“张甘60”植株开展度为52-58cm,叶色浅绿,蜡粉中等,叶球近圆形,单球平均重1.67kg,包心紧实,组织脆嫩,口感较好。生育期66天,抗裂球性较强。亩产为6333.41kg,比对照增产18.0%,主要在甘肃、陕西、山东、河北、湖北、辽宁、宁夏七个省市推广,年推广面积300多万亩。

 

  选育成功番茄品种“察娜60”,适宜越夏大棚栽培,大粉果,表现结果性强8穗果成熟,果实硬度强,结果一致,高圆果型,单果重382g,产量高、抗逆性强,抗TV病、灰霉病;“察娜40”新品种适宜早春温室栽培,果实软硬适中,大粉果,早期耐低温,早熟,高圆果型,大果,单果重354g,产量高、抗逆性强,抗叶霉病、灰霉病;“察美5”新品种适宜越夏大棚栽培,大红果,果实硬度强,与我国主栽品种先正达公司选育的“斯必得”品种结果一致,连续结实性强,高圆,在内蒙古赤峰市和张家口市崇礼区已大面积推广,年推广面积3000亩左右,占当地市场65%的份额。

 

  黄瓜品种“博亚60”,长寿型品种,在张家口生育期高达260天,绿肉,密刺、瓜长26cm,瓜把短,瓜型直筒状,结瓜性强,每2-3节一条瓜,叶片小适合密植,3600株/亩,抗霜霉病,靶斑病,是张家口、承德及周边地区的主栽品种,年生产嫁接黄瓜及番茄种苗300万株,年推广面积0.5万亩,占当地市场80%的份额。

 

  开展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承担农业农村部对口帮扶的赤城县大海陀乡髙栅子村、省科技厅对口帮扶的阳原县西城镇朱家庄村两个深度贫困村的扶贫项目规划和技术指导任务。

 

  髙栅子村是红色革命老区,地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致贫原因主要是没有优势产业,自然条件贫瘠,思想守旧,苏浴源通过与县、乡领导入村调研发现,高栅子村一直有种植高架豆、圆白菜的传统,但是产品质量差,产量低,产品行不成量,货期不集中,没有品牌,他据此研究确定了以设施大棚为主的架豆、甘蓝种植为突破口,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思路。2019年为该村争取到国家扶贫补助资金240万元,发动村民自筹120万元,建设一亩大棚政府补贴1.2万元,老百姓出资6000元,新建架豆棚157座,平均亩收入1.1万元,指导全村当年实现脱贫摘帽。以“早春甘蓝+秋延架豆”种植模式为基础,探索出保护地蔬菜科技扶贫八种新的种植模式。如“大棚小西瓜-香菜-菠菜”一年三茬种植新模式;“大棚小西瓜-娃娃菜”的种植新模式;“架豆+越冬叶菜+早春叶菜”种植新模式;“早春甜瓜+番茄”种植新模式;“早春西瓜+番茄”种植新模式;“黄瓜+番茄”种植新模式;“一大茬长效尖椒”种植新模式;“一大茬茄子”种植新模式。同时发展为该村引进北京新发地架豆收购商,确保甘蓝和架豆的高价销售。

 

  针对阳原县县域周边没有蔬菜温室种植、垂钓养鱼及林下散鸡养殖的现状,我们把这三方面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为朱家庄申请上级扶贫项目资金170万元,邀请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专家,做基地技术支持,从项目论证、工程实施,到生产各个环节,多次现场进展指导,新建1000只蛋鸡林下养殖鸡场一处,现已进入产蛋期;新建2000尾鱼鱼塘一处,已形成垂钓游乐产业;新建温室10栋、大棚40亩,已实现全年正常生产。

 

  在栽培关键时期因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苏浴源个人垫资40万元,用于扶贫时期的资金周转,进行贫困帮扶,引导脱贫致富。在贫困地区,根据栽培的关键节点,同时结合种植户贫困程度进行针对性帮扶,应用自己垫资加针对性帮扶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拓宽视野,励志走出贫困。同时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植,带动全县农业整体发展。带动蔬菜种植合作社年增收300余万元,为张家口市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同时也为张家口市扶贫攻坚探索出了新路子。

 

  髙栅子村通过架豆种植实现可持续脱贫,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该村的科技脱贫模式,被中央电视台选树为全国科技扶贫的56个典型范例之一,在全国播出。

 

  开展技术培训,做好农民朋友

 

  根据张家口市蔬菜种植技术落后的现状,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最大化利用时间在农闲及栽培关键时期采用集中授课、田间现场指导、疑难答疑等方式,培训设施建造技术、果菜育苗关键技术、彩椒苗期管理技术、彩椒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耕作、起垄膜下滴灌、病虫害防治、不同期施肥、不同期浇灌、架豆二茬结果等技术。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探索适合本地种植的最优模式。从育苗时期开始实地进行帮扶指导,探索出了既适合分散种植的农家作坊,也适合规模化工厂育苗模式,不但应用在瓜果菜育苗,同时也适合叶菜类蔬菜育苗生产。培训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按照流程实施,规避育苗中易发生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农民种植风险。

 

  张家口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以及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每年组织农民技术培训50余场次,每一场都有他的身影,累计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以上,深入田间大棚开展技术服务60多次,常年奔忙在农村基层一线,与农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农民的温室大棚蔬菜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苏所长。苏浴源接到电话马上进行远程指导,严重情况立即驱车前往现场指导服务。每年自驾私车奔波3.5万公里下乡服务,不计休息时间、不计劳累、不计路途,对农户的需求有求必应,成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全市400多个保护地种植大户都有他的联系方式。(韩锦艳))

移动
科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