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工作者之家>文章内容

高华山:助农增收,25载痴心不改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4日 阅读次数: 4362

——记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高华山

    在田间地头,在农业示范大棚、在农业科技实验室,都有她忙碌的身影。25年来,她坚守在农村基层第一线,足迹踏遍我市19个县区、168个乡镇的1480个蔬菜种植重点村,期间为农民举办培训班500余场,直接培训农民4.8万人次,帮助5.6万名贫困山区农民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实现精准脱贫致富。


 

    她,就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华山,2018年度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多年来,高华山还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星火科技二传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为农服务无畏坎坷路

    “坝上种菜有我们的特色,但是就蔬菜发展趋势而言,未来的蔬菜种植以特色、绿色和节水节能为主,大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长远地看,可持续发展。”6月28日,在全市“家庭农场蔬菜产业”研讨会上,高华山语重心长地说。研究了20多年的蔬菜种植,她更多考虑的是科学种植让农民增收。

    1993年7月,高华山毕业分配,成为我市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那时起,高华山心中就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富起来。多年来,她为实现这一信念而不懈努力。2007年7月20日凌晨,高华山接到崇礼县西湾子镇下三道沟村一个农民火急火燎的电话,说他20个棚的彩椒一夜之间得病都卷叶蔫了。听到这一情况,高华山怀疑是病毒病,但看不见田间长势不敢确定,她早上6点出门急急忙忙拦了个出租车直奔下三道沟村,谁想途中遭遇车祸险些丧命,头部额头受伤缝了7针,足部骨折,满身是血。正值农忙时节,躺在医院的高华山最牵挂的是农民大棚里的彩椒和番茄,边输液边打电话指导农民,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到了上市季节,她一边忍着疼痛,一边还在联系各地的菜商,为农民的蔬菜能卖个好价钱竭尽全力。

    “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为了不耽误农时,让农民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有现场直观的认识,高华山入院一个月后便不听家人劝阻,柱着双拐在怀安县组织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当时,看着她憔悴的面庞,很多群众感动地说:“高老师,您可要多休息啊,别累坏了身体。”

    团队建设铺就成才路

    “我是2004年参加工作,一直以来,高站长带着我下基地指导生产,驻点,就这么一直带着我,带了很多年。”目前,已经成为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的马全伟说,高老师做事雷厉风行和不解难题不放松的劲头对他影响最深。

    “要放手让年轻人干,我们在后面把关,你不放手让他们干,他们怎么能成才。”高华山常这样说。经过她多年悉心培养,一大批年轻技术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我市农业技术领域的骨干。李鑫娥多年为农民答疑解难,在大田蔬菜、马铃薯和玉米种植中,针对我市的环境条件,形成了系统的技术理论,她连续两届担任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试验站站长;马全伟从2004年参加工作,由高华山带着在全市蔬菜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先后从事大田蔬菜栽培技术、新型日光温室建造及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等,构建起针对张家口环境条件的温室建造技术体系。2015年以来,她还带领常磊、李鹏、史伟杰、张博超、刘景坤等年轻技术干部一直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通过高华山和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几年来,他们先后在怀安、涿鹿、宣化、万全、赤城、康保等县区指导新建冬暖式温室园区48个,实现了我市喜温蔬菜深冬生产“零”的突破,让农民也从冬闲变成冬忙。

    钻研科技踏出创新路

    为了科学技术在农田间推广应用,开花结果,高华山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投影仪,开创了全市农业系统利用多媒体为种植大户和农民进行培训的先例。她还针对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等进行义务培训。20多年间,她跑遍了张垣大地的山山水水,一沓沓车票塞满了办公室的抽屉,笔记本、投影仪也用坏了一个又一个,但她对“建立蔬菜产业生力军”的念头却始终未变,她常说:“我一个人是专家没意义,我要把农民们都培养成专家,为了这个目标,再苦再难都值得。”

    “这些年,我没有放松对新技术的探索,从大田农业到高效设施农业,从大水漫灌到节水栽培,从应季种植到错季种植,从追求高产高效到追求无公害绿色有机,从农民温饱到产业精准脱贫……”高华山介绍,科技的不断攻关,正在影响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而农业产业的不断优化,也深刻影响着农村的面貌,改变着农民的生活。

    25年如一日的坚守,高华山以兢兢业业、朴实无华的精神,为农民解决着生产中遇到的大事小情,也谱就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采。

移动
科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