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张北小二台镇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 阳光透过田间温室的塑料棚顶铺洒开来,棚里温润湿漉,芦笋、 甘蓝、香椿长势正旺。
“这紫萝卜的口感特别好, 目前市场上你们还买不到……”说话间, 78岁的杨福存弯下腰,攥住萝卜缨的底端麻利地拔出两个来,提在面前,像是在欣赏一件美妙的作品,古铜色的脸上透着欣慰。
杨福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省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1991年来到坝上,他在这里已经坚守了整整28个春秋。
28年间, 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莜麦增产,粮食翻两番,再到开展喜凉蔬菜的引种与栽培实践,让蔬菜以“一亩园、十亩田”的经济效益在坝上地区迅速推广,杨福存和他的伙伴们一直探索不歇。
日前,他喜获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正在试验田里的杨福存教授。 韩锦艳/摄影
一个课题 成就一方产业
1991年, 时年51岁的杨福存作为国家“八七”重点攻关课题———“高寒半干旱地区低投入农牧业经营发展体系研究”的主持人之一,从保定市来到张北县小二台,担任坝上旱作农作物示范区负责人。
经过考察,他得出结论:坝上每年107天无霜期,只能种一季庄稼,但夏季气温较低,可发展喜凉蔬菜。
没有试验田,他把乡政府院内的两个大花池要了过来,利用院里下雨时的积水,用脸盆舀水浇地。 尽管如此上心,但由于气候缘故,引种的大白菜当年就抽薹开了花。 面对失败,杨福存没有灰心,经过3年的不断实验,终于在1994年成功引种了韩国的“春夏王”大白菜和日本的“春大将”。
1995年,根据不同品种的蔬菜对气温的感应及生长情况, 他和同事们筛选培育出了适合坝上种植的十几种国内外蔬菜品种。 “坝上长出不抽薹的白菜了!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赶来参观。
1996年,在杨福存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小二台乡徐家村农民种的27亩蔬菜获得丰收。菜丰收了, 得帮农民们卖掉变现啊!杨福存和同事们一合计,找了辆大卡车, 满满当当装了一车菜,连夜开往北京大钟寺。虽然这趟没赚到钱, 但吸引了两个深圳客商来到张北, 从此也让“张北蔬菜”开始让外界获知。
“一亩地就赚两千元,我那块地一下挣了万把块, 当时别提心里多甜了! ”时至今日,靠着种大白菜起家的徐家村村民刘永发还忘不了自己当初数钱时的兴奋劲。
一片痴心富了一方百姓
“本来想着呆个一年半载,研究完当时的课题,可没想到一呆就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28年, 杨福存青丝变白发,也习惯了莜面的滋味,不过, 想到那么多农户因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改善了生活, 他感到发自心底的欣慰。
“当年, 杨教授指导我们尝试种植纸筒白菜, 每亩地产量在8000斤以上, 按照时价,每亩地收入在6000元上下。 ”油篓沟村村民秦景贵回忆说。 此后,在品种配套、技术配套越来越成熟的基础上, 纸筒种植大白菜很快在坝上推广开, 许多农民翻了身。
小二台村,1998年开始种植大白萝卜,当年全村种下30亩,收获的时候,一亩地收入高达7000元,在当时,人们想也不敢想。 “拔一颗萝卜,就能买一瓶啤酒。我们拔得有劲……”直到今天, 农民们对杨教授给予的指导帮助都念念不忘。
28年的坝上生活,已经让杨福存和当地的群众打成了一片,农闲时,很多附近村庄的乡亲都愿意过来和他坐坐。 有人给他捎来莜面, 有人喊他去家里喝两盅。去年,有几个邻村的农户不知从哪里得知杨福存要走, 便赶了十来里路来找他。“我怎么会走呢,我的心早就被拴到这了……要走, 也要等到你们大家都富起来那天, 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不会走……”
一种责任描绘“一卷蓝图”
在杨福存眼里, 试验田里那一个个大棚就是最美的 “宫殿”,而那里培育的新特菜种是他乐意悉心呵护的“宝贝”。
对于杨福存的这种幸福,在基地实习的河北农大研究生杨志会感触颇深。“这些新特菜种很多都是杨教授从外地引入的,有的需要在外地育苗,然后运回来种植。 他一天要来好几趟,有时看着看着那些秧苗,杨教授都会乐出声来……”
杨福存说, 目前张北蔬菜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 所以他目前研究的新品种更多的是从保健、养生的角度出发的“特菜”。 他目前准备把更多的经历投入的“特菜”培植上,然后再进行示范和推广。
“我提出‘三特’谋未来,即特种、特养、特卖,比如说高丹草, 产量可观, 解决了禁牧问题;种青稞、小黑麦等,用于牛羊马驴骡的饲养问题,是特养;特卖就是走高端销售路线,利用网络电商等, 摒弃传统销售模式, 让农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杨福存谈起他的“三特”理论,兴致颇浓。
2017年1月24日,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德胜村、 徐家村视察,亲切看望困难群众。杨福存深受鼓舞,利用3天时间,写出以“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并重、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总思路的20条建议,内容涉及种植养殖、 观光旅游和采摘业等,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百姓的日子好上加好。
“如果再回到28年前,我依然会选择留在这里。”与记者作别时, 杨福存笑着, 淡淡地说。
■ 入选理由
今年五月,河北农大张北实验站杨福存教授获评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这是杨教授的光荣,更是对他扎根张垣大地28年的最大肯定。28年如一日,杨福存扎根坝上造福百姓,很多当地群众在杨教授地帮助下,通过种植蔬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杨教授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长特别奖及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 记者感言
杨教授的脸庞有着坝上农民的黝黑,他的双手粗糙得令人惊讶又让人心疼,看到他,你很难想出大学教授和他的关联。28年风吹日晒,扎根张垣,他只为能用自己的孜孜追求和艰苦付出让当地的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如果身体允许,我想干到坝上人民富起来的那天再退休。”他朴素平淡的话语,折射出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信念与坚守,让人感动,令人钦佩。